超高清視頻市場預期2020年產值將超3萬億元,并且維持高速穩定增長。超高清視頻是繼視頻數字化、高清化之后的新一輪重大技術革新,將帶動視頻采集、制作、傳輸、呈現、應用等產業鏈各環節發生深刻變革。以下對超高清視頻發展趨勢分析。
2019年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市場規模為14795億。伴隨產業鏈上各主導企業的積極布局以及政府部門的大力扶持,2018年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將迎來“萬億”級風口。2019-2024年中國視頻圖像處理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咨詢報告預計2022年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市場規模超過4萬億,其中電視機、高清面板等硬件產值將達到18752億元,復合增長率為20%;,寬帶建設、視頻制作等相關產值將達到12420億,復合增長率為80%;有關應用和服務將達到9024億,復合增長率為90%。
2020-2025年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市場規模預測(億元)
展望2020年,端到端關鍵標準將陸續出臺,若干短板環節有望形成突破,產業鏈各環節快速升級換代,行業應用市場規模不斷壯大,產業推進措施進一步實質化,區域產業基地更加聚焦特色,將帶動我國超高清視頻產業持續快速發展?,F從五個方面來總結超高清視頻發展趨勢。
首先是應用。超高清視頻與5G、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深度融合,彼此互為應用場景,互為能力補充,催生了大量新場景、新應用、新模式。例如,去年的北京世園會、世界杯籃球賽、建國70周年大慶系列活動、北京冬奧會測試賽等,均是5G+4K/8K轉播應用的經典案例。今年以來,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超高清視頻與5G結合,在遠程醫療、遠程辦公、安防監控等方面發揮了更為重要的價值。北京301醫院、武漢雷神山醫院和方艙醫院間通過5G網絡實現了遠程醫學影像會診,大大提高了診斷效率;全國“兩會”期間開展了5G+8K+衛星+手機直播報道的實驗驗證工作,祖國邊疆四地(喀什、漠河、威海、三亞)均可通過8K電視機、5G手機觀看“兩會”現場報道。由此可見,伴隨著5G商用快速普及,超高清視頻已經從前兩年的蓄力、造勢期快速步入了應用落地階段。這也是本次大會主題“超清視界 5G賦能”的設計初衷。
第二是基建。新基建是今年的政策熱詞,從中央到地方、從產業界到學術界、資本圈,均給與廣泛關注和較高期望。超高清視頻臺網制播設備以及傳輸網絡本身就是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帶動廣播電視基礎設施整體升級,還將加速以視頻為核心的行業智能化轉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近年來不斷加大超高清制播系統改造力度,依托5G網絡支撐4K節目采、傳、編、播全流程集成制作系統,改進基于5G的信號傳輸、云端收錄、移動云制作、AI智能語音合成等節目制作手段,帶動了廣播電視領域新媒體轉型。工業制造領域,超高清監控攝像頭、工業內窺鏡、工業相機等的采用,創新了工業可視化、機器人巡檢、人機協作交互等新業務模式,成為工業互聯網新基建的重要補充。
第三是標準。工信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印發的《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中明確提出堅持“標準先行”,建立覆蓋采集、制作、傳輸、呈現、應用等全產業鏈綜合標準化體系,并鼓勵國家、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協同發展。標準問題事關超高清視頻產業的健康規范和發展后勁,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今年五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印發了《超高清視頻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0版)》,覆蓋6大類23小類,對于加速我國超高清視頻技術演進、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統一行業共識具有重要意義。在此體系下,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與9月正式發布了高動態范圍(HDR)團體規范,后續,還將在數字版權管理(CDRM)、三維聲(3D audio)、高速多媒體接口等方面開展系列標準攻關工作。賽迪研究院也會對上述關鍵基礎標準做好對部研究支撐工作。
第四是內容。超高清視頻產業的核心痛點在供需結構,而供需結構的癥結在內容供給。豐富內容供給的有效途徑有三:一是依托電視臺頻道開播支持帶動;二是平衡壓低內容制作成本;三是保護內容版權,暢通交易渠道。今年以來,新增廣州、杭州、上海三個地市4K超高清頻道上線或批復,另有多個地方4K頻道在籌備中,對于包括內容制作在內的產業鏈各環節起到“牽一發動全身”的關鍵作用。廣東省發布了《2020年4K節目制作引進補助實施方案》,對省內平臺播出的4K節目內容,按照節目類型、生產方式、視頻參數測試指標等標準給予補貼,在成本降低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嘗試。今天大會上剛剛啟動設立的超高清視頻產業投資基金,未來也將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力量關注內容制作領域。同時,China-DRM生態體系加速構建,將有效保護超高清視頻等高價值數字化音視頻內容安全快速傳播,保障影視創作者和平臺播出方的合法權益。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也在醞釀以內容大賽等方式,向社會推介一批優質的超高清內容作品。
第五是平臺。超高清視頻產業鏈條長、涉及廣、跨度大,離不開技術鏈、資金鏈、供應鏈端到端的協同配合。政府引導、產業鏈各方廣泛參與的公共服務平臺就顯得尤為重要。北京、四川已分別成立超高清視頻制作技術協同中心并投入運營,廣東省超高清視頻創新中心也已成立,多個地方創新中心正積極謀劃、籌建過程中,為行業協同發展發揮重要紐帶作用。與此同時,工信部2019、2020連續兩年支持了兩類面向超高清視頻行業的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項目,其中賽迪研究院牽頭承擔了超高清視頻顯示終端標準檢測驗證公共服務平臺,為行業提供標準符合性檢測驗證、標準信息服務、產品檢測、內容標識認證、技術咨詢等服務。
超高清視頻監控將是安防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但值得意的是,視頻監控是一個系統工程,它除了前端視頻數據采集,還有后端的視頻存儲、傳輸、編解碼和智能分析,超高清視頻監控在給用戶提供圖像的同時,對編碼、帶寬、存儲等后端設備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隨之就帶來了諸如項目成本增高、新舊設備換代等等一系列問題。從目前來說,這些問題的存在依然阻礙著超高清視頻監控應用的推廣,我們安防企業要及早做好準備,助推超高清視頻發展,讓超高清視頻監控盡早普及。
超高清視頻產業鏈各環節升級換代將加速,應用場景不斷拓寬。超高清是相較于高清更高標準的視頻圖像顯示技術,超高清的4K和8K分辨率分辨達到了3840*2160和7680*4320,像素則達到了830萬和3300萬,理論上清晰度是全高清的4倍和16倍。
繼2019年《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后,12月7日,國家廣電總局發布《廣播電視技術迭代實施方案(2020-2022年)》,指出利用3年左右時間,通過實施廣播電視技術迭代,加快重塑廣電媒體新生態,加速重構現代傳播新格局。加快發展高清/超高清視頻和5G高新視頻,推動高標清同播向高清化發展,逐步關停標清頻道。完善4K/8K超高清視頻技術標準體系,推進5G高新視頻落地應用,推出高新視頻新產品和新應用。
5G建設的加速推進為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9-2024年中國視頻圖像處理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咨詢報告表示,5G傳輸速率達1Gbps,具有超高網速、超低時延、超大連接的特點,為超高清視頻六個維度的畫質傳輸提供網速保障,保證了超高清視頻在傳輸過程中的低延時和畫質的高度還原。
在消費終端設備領域,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9月國內市場銷售4K超高清電視2079萬臺,占國內市場電視銷量近70%;標準體系方面,2020年5月,工信部印發《超高清視頻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內容資源方面,央視已率先推出4K超高清頻道,杭州、廣州、上海等地方4K超高清電視頻道正陸續上線。據記者獲悉,2021年春晚央視總臺將開展4K、8K和VR直播,2022年北京冬奧會、東殘奧會也將實現4K超高清電視全程直播和8K超高清實驗直播。超高清視頻正成為5G商用的重要應用場景之一。
在新基建、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等利好因素下,未來我國超高清視頻將與AI、5G、云計算等技術深度融合,在4K/8K攝像機、圖像傳感器等領域實現突破,并有可能在未來形成“一核多點”的產業空間格局。2022年預測我國超高清視頻產業規模將超過4萬億元。
超高清視頻產業鏈包括云視頻軟硬件、編解碼產業鏈、存儲產業鏈、內容生產等多個板塊。數據統計顯示,A股市場的超高清視頻概念股中,獲5家以上機構評級的有24家,最新價距萬得一致目標價上漲空間超過20%的個股有13只,其中包括歐菲光、京東方A、芒果超媒等大牛股。
朗新科技機構預測上漲空間最高,達84.33%,公司昨日大漲6.33%。公司旗下易視騰科技是最早進入互聯網電視領域的技術服務提供商,圍繞新電視產業鏈,與未來電視、中國移動深度合作。截至2019年底,易視騰服務的互聯網電視用戶在線用戶數超過5000萬。
會暢通訊機構預測上漲空間達70%。公司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23億元,同比增長45.34%,實現歸母凈利潤1.1億元,同比增長67.89%。公司在軟件SaaS視頻會議、硬件視頻會議終端等都有完善布局,5G的大帶寬、低延時能給視頻會議產業帶來極大程度的提升。
受此影響,超清視頻概念開盤強勢領漲,截至發稿,當虹科技漲11.51%,數碼科技、朗新科技漲逾4%。